|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民勤历史上的赛驼习俗

民勤历史上的赛驼习俗

关键词:赛驼习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民勤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mqlyj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75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民勤历史上的赛驼习俗

    民勤历史上曾有过赛驼的习俗。据文献《镇番遗事历鉴》卷一记载,明朝“代宗景泰三年(1452)重阳节,邑民于城北教场塞驼,红柳岗牧民刘玑如夺其冠。”

    这恐怕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一则时间最早、纪年确切,而且记载也较为详细的古代民间赛驼资料。镇番赛驼之俗在明代初年的出现,显然与这里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民勤地当河西走廊东部的交通要冲,历史上多有游牧民族往来奔走或滞留其间,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一带的文化习俗自然也就会受到其不同程度的熏染。

    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南单于 既内附,兼祠汉帝,因会诸部,议国 事,走马及骆驼为乐。”

    柯尔克孜人的祖先当代称做 黠戛斯,据《太平寰宇记·黠戛斯传》记载:“其乐器有鼓、笛、笙;筚 篥、盘铃,大会又有弄橐驼(即骆驼 之别称)、狮子、马技之类。”

    另据<酉阳杂俎}卷四:“龟兹 国,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观胜 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也。”

    显然,匈奴、黠戛斯等民族中所盛行的驼马竞技活动与他们赖以为生的畜牧业经济密切相关。而在这些游牧民族社会中所盛行的“走马”、“弄橐驼”等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无疑又会给当时与他们相互频繁接触的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早在唐朝初年,与之相类似的一些奔骑竞技活动就已经在凉州地区开始出现。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凉州赛神》的诗中就曾这样写道:“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烽火望虏尘。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当然,这种气氛热烈的角逐竞技也许和“走马”、“弄橐驼”没什么直接的关联,但是它们毕竟都同样显示出了畜牧业经济的浓郁特点。另外,在敦煌壁画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许多关于驯马、赛马、驱驼的生动场面。

    除了游牧民族的影响之外,还由于这里地处西北内陆,到处都是广袤的戈壁草漳,生长有大量的骆驼刺等骆驼喜食的牧草,特别利于骆驼的生殖与繁衍。因而早在明朝初年,政府部门就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这里的人们积极地从事骆驼的牧养。

《镇番遗事历鉴》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癸巳,始定养驼例,每五丁养一驼,三年增倍,凡五丁养二驼者,免应差,地亩征粮减半;五丁养五驼者,征粮皆免;一丁超养一驼者,按例奖赏。以故镇番橐驼日有增加,不几年,其数以十万计。”

    一县之地有如此众多的骆驼,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奶、肉、皮、毛等日常生活用品,而且还给当时丝绸之路上的货物运输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明清之际,赶着骆驼奔走四方搞长途运输的“镇番骆驼客”就在西北地区素负盛名。

    人们在与骆驼朝夕相伴的生活中,自然也会产生出一定的感情,无论是牧人还是骆驼客,无疑都希望能在紧张地奔波劳累之余,驱赶着自己的爱畜参与竞争角逐,在一决胜负的激烈气氛中寻求一定的安慰与乐趣,这些显然是赛驼活动在这一带出现的又一主要原因。

  民勤的赛驼习俗在清朝末叶还依然存在,人们在历年的赛事活动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据《镇番遗事历鉴》卷十记载:清宣宗道光九年(1828)九月十日在苏武山进行赛驼,“武举唐灏国首屈一指,获胜夺魁。,其所役之驼清癯赢瘦,犹有重疴,讵意奔走如飞,四蹄若翅有询于灏国者,答曰:‘驼与马同,竞跑最忌饱食饱饮。意欲夺魁,择健跑者断水草七八日,临赛时饲以精料鸡卵可矣。’同道者以为经验之谈。”

    民国初年,每逢四月、九月在苏武山麓举办驼羊会,人们多以为这种活动就是由最初的赛驼习俗直接演变而来的。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2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